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打造“预防+治疗+康复”泰山品牌 泰山区确保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不落”

2021-08-11 10:36: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孙子在这里做康复训练4年了,现在基本能适应小学三年级课程。多亏了区里的助残政策,我们相当于是免费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今年10岁的苏明轩(化名)是一名孤独症患儿,每天下午都会跟奶奶来到位于泰安市泰山区南外环的东昇康复医疗中心,接受3小时左右的康复课程。根据儿童残障情况不同,这里不仅安排有1对1的康复课程,还开设有绘本、绘画、体育等各种小组课程。据悉,自东昇康复医疗中心成立以来,这里已累计康复训练各类残疾儿童700余人,其中95%以上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为泰安市中心城区,泰山区现有各类残疾人近3万人。近年来,全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兜底”和“扶贫开发”两大任务,夯实基础,合力帮扶,残疾人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目前,泰山区不仅将处于贫困线边缘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更将残障儿童免费康复救助年龄段提高至17岁,每名机构康复训练补助15000元,并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各个社区村同步建立康复站,配备康复员,专门为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涉及养老、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23项“兜底”式惠民助残政策,为泰山区残疾人事业不断前行构筑了坚实保障。

 

在位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的心康医院“如康家园”手工制作室,13名精神类残疾人正在进行抽纸盒或插花半成品代加工。今年44岁的宋某魁(化名)就是其中一名精神二级残疾人,每天下午他都会来这里工作3小时左右,每月能有500元左右收入。“如康家园”里设置了书画心理康复室、芯脑康复室、体疗馆等多个功能室,5月下旬成立以来,已为周边76名残疾人提供集日间照料、康复训练、文化体育、辅助性就业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据悉,截至目前,泰山区已打造了为残疾人工作服务的 “如康家园”6个、“幸福家园”27个、“康复小屋”10个,形成了“社区村有特色、街道镇有亮点”的工作新格局,基本实现残疾人服务15分钟圈。同时,创建开展了“菜单式”助残志愿服务,共在全区注册助残志愿者2256人,每年为辖区内残疾人提供“点菜”服务5000余次。 

 “智能灯、电动窗帘、电动轮椅一应俱全,卫生间有无障碍设施,厨房切菜案板按照尺寸专门定制。赶上节日还有米面油,各种补贴加起来每月能有600多元,政策落实得好。”在省庄镇西张庄村,坐在轮椅上的范正东一边熟练切菜烧菜,一边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泰山区坚持将家庭无障碍建设列为民生实事,着力解决残疾人“出行难、如厕难和洗浴难”,实行“一户一策”改造模式,投入近 500余万元对有需求的2585名残疾人户实施改造,实现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

 “创新残疾人全面工作,我们注重强化残疾预防,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泰山品牌’。”泰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孙超说。据介绍,当地打造了“以预防为主,康复训练为辅,治疗有效结合”的“预防+治疗+康复”的泰山品牌,全面落实“普惠+特惠”政策,探索与智能化、大数据接轨的康复新途径,创出了特色鲜明、群众受益、效果显著的残疾预防+精准康复新模式。五年来,累计为10多万名高危孕产妇和3万名0-6岁儿童进行了筛查、复筛诊,全区脑瘫儿童残疾率由4.5%下降到0.5%,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8%,残疾儿童康复率达100%。

7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泰山区委书记王爱新代表泰山区领取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奖牌。近年来,当地还先后被表彰为“全省优秀残疾人之家”“全省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市、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李书锐  通讯员 黄丽娟 高凤 吴乃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