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行程四十万公里,相当于三十二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肥城:一辆车载着父子俩驶向红色远方

2025-09-17 11:05:1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 李书锐 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周光辉  泰安报道

在位于肥城的泰安毛公山红色文化博物馆的园区里,一辆里程表显示四十多万公里的汽车静默矗立,犹如一座移动的红色坐标。它丈量的,是馆长周长杰十五年来追寻红色信仰跋涉的足迹——整整三十二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距离。

走进博物馆泰西抗战历史展厅的一角,在一口带着刺刀痕迹的大缸前,周长杰站得笔直,正向观众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当年日本兵的皮鞋声‘当当’作响,小战士就藏在这缸里,屏住呼吸。刺刀猛地扎进来,他硬是咬紧牙关,一声没吭。”周长杰的手掌轻抚缸沿上那道深深的凹痕,声音低沉而有力,“这缸是五百度低温烧制的,有韧性,刺刀没能穿透,这才保住了那孩子的命。”

小战士被救出时,双手已被割得血肉模糊,却仍挣扎着要回部队。这件事如星火燎原,点燃了全村的斗志:“连娃娃都不怕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短短半个月,几十个青年参军入伍,扛着枪上了战场。

如今,每当有青少年观众仰头问“他当时怕吗?”,周长杰总会指着那道深深的刺刀痕,轻声却坚定地说:“怕,可他身后是爹娘,是赖以生存的家乡,再怕,也得扛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博物馆里上万件红色藏品更显沉甸甸的分量。从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生活用品,到将军书画、历史照片,再到新中国的退役飞机、坦克、大炮等等,每一件都在诉说着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周长杰出生于肥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学历不高,却对红色历史有着执着的热爱。1991年,他带队伍做工程安装,日子渐渐富裕起来,心里却总惦记着那些沉默的革命文物,还有那些亟待被铭记的历史。

2006年他毅然转型,创办公司并系统性征集红色文物。2010年,他在肥城孙伯镇承包岈山开发旅游,意外发现岈山山形极似仰卧的毛泽东主席,后取名为“毛公山”。这一发现,坚定了他建馆的决心。他多次自费赴京,拜访李讷等革命家后人,向他们汇报发现与建馆计划,获得了高度认可。

2011年12月16日,泰安毛公山红色文化博物馆落成开馆。从那天起,周长杰既是馆长,也是讲解员、维修工,甚至保安。他常年以馆为家,十四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超过90万人次,始终坚持对公众开放。

为征集文物,他的足迹遍及全国。曾为一个行军锅三顾茅庐,最终以4800元说服藏家;也曾为一块毛主席语录石碑两次奔波,以真诚打动对方。“这些不是商品,是历史的见证,是教育后人的宝贵资源。”周长杰的话里,满是敬畏。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儿子周光辉原本在北京有稳定工作、可观的收入,见父亲辛苦操劳奔波劳碌,毅然辞职回乡,帮助父亲共同打理博物馆,传承红色历史。“我爸这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守护红色记忆。我不能看他一个人这么辛苦,这份事业总得有人接下去。”周光辉的话语朴实,却透着笃定。

如今,博物馆已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泰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等基地,成为三十多所大中小学校的思政教育基地。周长杰也被聘为“校外辅导员”,父子俩经常带着文物和展板走进校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墙上一幅泛黄的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画中13岁的王二小正将日军引向八路军的包围圈。一群孩子静静围在画前,神情专注。

“王二小年纪和你们差不多,却敢一个人跟日本兵周旋。”周长杰讲到这里总会提高声调,“他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自己却死在了日军的刺刀下。”

曾有收藏家出高价收购这幅画,被他断然回绝:“放交易市场是商品,放这儿是教材。”如今,它们已成为成千上万孩子读懂“爱国”的校外课本。“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岁月悠悠,转眼间80多年过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在中国传唱了半个多世纪。

站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节点回望,周长杰与他的博物馆,恰似一座精神的桥梁,一头连着烽火岁月,一头通向崭新时代。周长杰动情地说:“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人不能忘本,要热爱党,热爱家乡。”这是周长杰常说的话,也是他用半生践行的信念。从一个人,到一座馆;从一辆车,到一座城的精神地标,他用最朴素的方式,让红色记忆在车轮声中复苏、传承、永存。

夕阳为毛公山镀上金边,山形愈发似仰卧的伟人。周长杰父子并肩走着,影子被拉得很长。“你爷爷常说,人不能忘本。咱这四十多万公里,就是要让后人记得,好日子是咋来的。”车轮再次转动,载着两代人的坚守与传承,驶向那片永不褪色的红色远方。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