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法治泰安·国泰民安”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召开

2023-09-08 17:19:2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9月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法治泰安·国泰民安”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委依法治办成员,市司法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刘月永介绍了泰安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有关情况。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钟宜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主任徐宗才,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英元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泰安市坚持从严管警治警,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法治公安建设,依法治理能力、执法质量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坚持聚焦便捷惠民和民生安全,严抓执法监管,全面履职尽责,提高服务效能,维护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秩序。坚持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促发展。

坚持严格规范执法,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市公安局扛牢主责主业,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统筹实施大巡防、大整治攻坚工程,压茬推进“春雷”、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融治理”机制创新,打防并举,整体防控,有力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打造规范执法品牌。全省首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在全省现场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生态警务”工作受到省市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创新法制员管理经验做法,获省公安厅推广。肥城市局再次荣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成为全省公安系统唯一连续四届蝉联此项荣誉的县级公安局。优化政务服务,营造法治营商环境。主动融入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服务保障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0个县级公安服务大厅全部设置“一窗通办”窗口,全面取消城镇落户迁入条件限制。深入开展停车秩序治理,优化盘活泰城停车泊位资源,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坚持深化法治保障,助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法治为民实践,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进一步并环节、减资料、通路径、提时效,通过上门服务、“一网通办”等方式,有效提高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开设“登记财产企业专窗”,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办证实现“即受即办、全程代办、即办即走”,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登记服务。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构建新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被收录为2022年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开展卫片执法工作,强力推进违法用地“双清零”。制定卫片执法工作流程标准,印发《土地卫片日常工作流程》《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改标准》《市本级空天地(鲁地云)工作流程(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从任务下发、核查填报、审核上报到督导整改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筑牢地灾防御屏障,坚决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全市1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划分出地质灾害风险区。完善群测群防体系,逐点确定群测群防员,摸清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底数,逐点编制了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健全基层责任人“叫应”机制,对预警信息高效响应,迅速落实相应措施,打通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加强协调联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转移避险工作。开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平台,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加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依法治污,推进绿色发展。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向14000余家企业印发了《致排污企业一封信》,鼓励企业依法经营、绿色发展。联合市法院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连续开展活动21场,为170家企业解答环保法律问题200余个。贯彻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奖励制度,引导市民对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打好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自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以来已兑现奖励255件,发放奖金60余万元。积极推行差异化执法和非现场执法,将508家排污单位列入正面清单,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无事不扰。全市1396家企业安装了用电监控,374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利用这些连线数据,每年减少现场执法1500余次。加强各部门联合执法,联合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了“清废行动”“两打行动”等专项行动,移交公安机关19起、刑事立案19起。坚持宽严相济、处罚与教育并重的执法原则,去年以来依法从轻处罚5起,免除处罚27起。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举措》,强化环评服务和环境要素保障,实行环评审批并联提速、总量指标统筹预支,引导环境资源向优质产业倾斜,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