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8月26日下午,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兆兵介绍全市“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助推高质量发展”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泰安高新区管委会分工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目标,带领全市人民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狠抓落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一步一步走深走实,实现了既定发展目标,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体现了泰安担当,展现了泰安作为。
一是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务实高效推进机制。建立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为统领,“十强”产业专项规划为支撑,县市区规划为延伸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规划体系。成立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组建完善11个产业专班和4个要素保障专班,全面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和专班领衔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作制度。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动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企业淘汰落后动能,先后退出炼钢产能255万吨、炼铁产能263万吨、煤电产能3.6万千瓦。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不断加快,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20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396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量比例达到5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国首套盐穴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强化生态区域治理,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泰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4.95,2021年优良天数比例较2017年提高9.9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7年下降26.8%。今年1—6月份,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率全省第一。
三是突出抓好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强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加快培育“441X”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个,累计开通5G基站8574个。通过工业技改、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赋能,推动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纺织服装和现代金融服务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产业破茧成蛾、华丽蝶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7年的11.8:40.7:47.5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10.9:38.9:50.2,“十强”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2.6%,8个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6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突出项目牵引作用,集中实施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抓实项目建设“牛鼻子”,高标准策划谋划项目,高层次开展“双招双引”,高强度加强调度推进。五年来,谋划实施省级重点项目309个、总投资361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739个、总投资6113亿元。
五是着力增强三大动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8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四新”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9.88%,比2017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22家,是2017年的3.8倍。泰安市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第二家“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出台人才“金十条”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市级招才引智基金累计投放2亿多元。实施改革攻坚行动,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泰安市民之家”暨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18年至2021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76家,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外贸累计进出口836亿元,年均增幅17.2%。
下一步,全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三个十大”工作任务,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培育,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努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质量发展上创造“泰安经验”,为全省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探索路径、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