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5月13日下午,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登高望远·改革赋能”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马德芳介绍了市委深改委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和市委深改委部署要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积极推进本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均取得明显成效。
打造了一批叫得响、质量硬的泰安改革品牌。围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各成员单位积极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改革案例。《泰安市“好差评”评出政务服务新气象》案例被评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政”领域优秀案例,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探索“2乘4”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新模式》典型案例在“山东改革”微信公众号刊发。全面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注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提炼、宣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泰山集结号”破解招工难、就业难》典型经验被省委改革办刊发推广;《以三公开促信用体系建设,倾力打造“诚信泰安”品牌》,在“信用中国(山东泰安)”网站推广;国家级期刊《农村工作通讯》,分别以《“五大行动”助推新泰乡村全面振兴》《以民为本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为题,刊发了泰安经验做法。
完成了一批创新性、引领性的重点攻坚任务。扎实推进市委深改委2021年《工作要点》确定的74项改革任务,已完成57项,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的17项任务也基本完成年度目标,进展情况符合预期。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去年省、市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分别入选23个、52个。扎实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德新材料两业融合新模式项目”被评为第二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项目。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出台《泰安市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创新推行“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资源环境改革方面。认真落实《贯彻落实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的若干措施》。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保护。持续巩固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改进优化“绿卡”制度,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开展“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创新推出“信易批”服务模式。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出台《关于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打造“泰融易”平台。国资国企改革方面。出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前超额完成国企改革年度目标。组建城乡建设、产业投资、交通发展、文旅康养四大国资平台,进一步优化了国有资本布局。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聚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完成“五年取得突破”重点任务。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泰融易”泰山智慧产融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四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运营好市属四大集团。五是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六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化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市场化交易。七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国家级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组织开展黄河干线总氮污染源排查监测工作,督促指导东平县开展东平湖生态安全调查。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部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思路、主动进取,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市发展改革委聚焦本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壮大培强新能源产业、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5个方面狠抓创新突破,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做好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主线,在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争取省级试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严把碳排放关、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市科技局重点推进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改革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需求,围绕“441X”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加深与中科院等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和科技成果,孵化培育高科技产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力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充分发挥“1+8”联络服务工作专班作用,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等方面强化措施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发挥好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服务主体的重要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实施创新突破专项行动,推出42项创新突破项目,密切跟踪上级政策和先进做法,注重找准问题,抓住重点,主动攻坚突破一批短板弱项和堵点问题,提升审批工作效能。另外,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也持续加力、纵深推进,改革工作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