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泰安泰山区: 把好食品卫生“入口”关 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2021-08-20 09:54:4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餐次等食品留样信息要全面详细,生熟区要严格分开,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要及时准确……”8月10日上午,在位于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的志高幼儿园学校食堂里,当地市场监管局岱北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查看了厨房从业人员健康证,并仔细检查场所卫生消毒情况,细细叮嘱着一些平时容易疏忽的卫生细节。

目前,泰山区从严落实市场监管责任,把好食品经营卫生“入口”关,特别是近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夯实市场监管阵地,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校餐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也是泰山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全区已对228家学校(幼儿园)食堂、4家配餐单位开展了两次全覆盖清单式执法检查,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情况现场指导,发现问题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对城区早餐店、餐饮店的不间断巡查,特别是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查验双码”、测温、就餐人员登记、通风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700余人次,检查各类餐饮单位4600余家次。

把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安全大门”,守好人民群众“菜篮子”。“对进入市场的人员逐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要求佩戴口罩进入,并做好记录。”在徐家楼街道大白峪农贸市场,徐家楼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加强了对辖区农贸市场的监管频次,严查严管食品安全,注重加大对畜禽肉类、水产品检查力度,督促业户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并坚持定期对市场消毒,对从业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及台账登记。

 

“如果要销售进口水产品,必须要有‘冷链三证’等资质手续,上传‘山东冷链’系统,形成完整追溯链条,进口货物来泰前提前24小时报备,落实‘四专一码’管理后销售,坚决不能没进专仓直接销售。”8月16日下午,当地南关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内冷链食品企业检查中,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目前泰山区已累计摸排推送冷链从业人员4.3万余人次,环境4.3万余批次,食品3.9万余批次,并随时结合经营业户变化动态调整。目前,全区最近一次摸排进口冷链食品单位18家,从业人员80人,已全部接种新冠疫苗。

做到“应检尽检、应接尽接”,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每7天抽样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的要求,农贸(集贸)市场和行业人员要求每14 天进行 1 次全员核酸检测。同时,严防体外循环,持续加大查处和曝光力度,对检查发现的违反进口冷链食品“八不”行为,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纳入诚信体系,实施联合惩戒。目前全区已累计整顿违反“八不”行为的单位15家,罚没款金额30余万元。(黄丽娟 高凤)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