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暑气未消。8月7日这天上午,安排完社区的工作,泰安肥城高新区王西社区党委书记罗朝田又一次来到“1030”引黄干渠施工现场,尽管主体工程早已完工,可他对这条引黄干渠情有独钟,仍然心心念念。“造福老百姓的黄河水马上就过来了,真是咱老百姓心头的幸福水。”在位于湖屯镇董五村的长虹渡槽下,罗朝田双手抚摸着渡槽桩基喃喃自语,神情凝重,一段过往再现脑海。
“1968年我有幸参加了咱市里的引黄灌区施工工程,当年的条件可苦了,石头都是我们从山上人工抬人工背下来的,住的是羊栏,吃的是地瓜面窝窝头,天那个冷劲儿,冻得这个手裂扯八瓣,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但个个干劲十足,想想当时那种精神,是用钱买不到的精神……”今年69岁,有着36年的党龄罗朝田抚今追昔,深有感慨地讲述着那段往事。
1968年,在当时极其艰难困苦的施工环境中,肥城人民凭借着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引黄灌区工程圆满竣工。
“1030电灌站,下了雨不管饭,改善生活二两面,萝卜缨子用盐拌,如外再给三两炭,假设不够怎么办,拾把柴火再做饭……”罗朝田回忆说,这是“1030”灌渠工程建设中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可见当时生活的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广大工程建设者一双有力的双手攥紧镐和锹,地瓜面窝窝头就着咸菜,战风霜,斗雪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引黄灌区引来滚滚黄河水,泽润了一方百姓,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二级干渠跑冒滴漏严重,三级干渠淤积,部分渠道损毁严重,位于湖屯镇小店村的三级扬水站水泵、电机等设备,因损毁严重已无法实现提水。2020年9月29日,总投资1.21亿元的肥城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正式启动。
“去年我们承揽了一段工程,当时的初衷不是为了挣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一份情缘。”罗朝田动情地说,能在有生之年看到“1030”干渠又发挥大效益,黄河水继续造福肥城百姓,也就了了一份心愿。
一个工程,一段过往,一种精神,一份传承。为再创引黄灌区辉煌历史,肥城市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民生工程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施工队伍战斗到哪里,鲜红的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在克难攻坚的紧要关头,肥城市水利局请来了年近七旬的老党员罗朝田现场“授课”,忆过去不忘初心,战今朝激情洋溢,高擎旗帜聚力凝心,建设造福百姓工程,在长达近30公里的干渠上再现当年战天斗地的施工场景。
去年参与施工的经理白鹏感慨地说:“听了老前辈的水利建设故事,感觉真是挺震撼的,真没想到,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建成如此宏达的工程,我们现在建设条件这么好,更没理由不把工程建设好。”
提起当时那堂别开生面的“红色”党课,肥城市水利局副局长高春说:“引黄灌区工程留下了老一辈建设者那个年代的红色记忆,凝聚着全市人民用好黄河水的美好希望,那段过往定格永恒,这种精神铭记永远,一直传承到永久。”
目前,今年4月7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890万元的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前完成。新建泵站33座,维修管理房18座;安装水泵50套,新建变压器11台,铺设PE管道90公里……可改善灌区内6万亩农田面积。
把初心印痕在“1030”引黄干渠上,普通党员罗朝田情牵一方黄河水,铭记一段不了情,一份责任扛在肩。他说,从1988年任村党组织书记到现在,带领村民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从泥巴草房到电梯洋房,从面朝黄土到二产三产并举,从集体“零资产”到收入上千万元,流失的是过往的时间,见证的是新时代的变迁。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激荡我们前行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更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实干姿态奋进新征程,坚定信心跟党走,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新时代。”罗朝田话语铿锵。
目前,即将动工实施的引黄干渠与河湖连通工程,不久将黄河水从田山灌区引至百尺塘坝,实现黄河水继续东进,对肥城北部地区全覆盖。
福祉百姓的黄河水,初心映红的一条渠,一种精神激荡肥城。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李书锐 通讯员 肖东 纪宗玉 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