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113栋楼,全部配上了‘双楼长’,有了他们的加入,社区工作更好干了。” 近日,在泰安新泰市银河社区,谈及“双楼长”给社区带来的变化,社区工作人员金厚萌感触颇深。
今年年初,新泰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探索居民楼宇党建微治理模式,将楼宇作为社区管理的最小单元,大力推行“双楼长”制,使其成为强化基层党建、做细做实基层治理单元的有效抓手,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双楼长”推行半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
力量更强 3050栋住宅楼都有“双楼长”
“我是楼长也是业主,所以大家都很信任我,对我工作也都很支持。最近的疫苗接种、反诈APP安装等工作进展都很顺利。”这段时间,青云街道银河社区工作人员赵丽分外忙碌。今年年初,赵丽到自己居住的阳光花苑小区报到,成了A6栋居民楼长,利用业余时间走家串户也成了她每天的工作内容。
“我们有专门的微信群,居民有啥事直接在群里说一声,简单的邻里纠纷我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难题就登记下来,然后反馈给物业管理公司或社区居委会,让他们尽快解决。”在新泰市审计局上班的李琳,今年年初到自己包保的新汶街道洛沟村对接,成为了居民楼3号楼一名“双报到”楼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管理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老旧小区管控难度大、小区业委会不尽责、物业不规范,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疫情防控力量相对不足等实际问题,都考验着基层治理的能力。
为此,新泰市在城市住宅小区中全部实施“双楼长”机制,着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当地以楼栋为单位,分别设立“居民楼长”和“双报到”楼长,建立公开公示、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两名楼长工作互助,位置互补,共同联系网格内社区居民群众,发挥“双楼长”人脸熟、信息灵、情况明的优势,确保把小矛盾化解在楼栋内,配强“最后一百米”的联系服务力量。
在赵丽居住的阳光花苑小区,记者看到每栋楼楼头上都贴着“双楼长”公示牌,上面照片、名字、电话以及工作职责一清二楚。据新泰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李伟介绍,当地按照“属地管理、精准摸排、好中选优”原则,将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推选出来担任“居民楼长”,将“双报到”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定格、定楼、定责”担任“双报到”楼长。平时,他们受网格长统一支配,主要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生活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目前,全市共选配居民楼长2853人、“双报到”楼长2142人,全市3050栋住宅楼都有了“双楼长”。
服务更好 社区工作多了好“助手”
“以后下雨再也不用担心了。”这段时间,家住新汶街道长安社区13号楼的马婆婆非常高兴,得益于“双楼长”机制,她反映的自家楼顶漏水问题,社区党委迅速进行了解决。
同样高兴的还有来自银河社区粮油公司宿舍的张玉禄。曾干过粮油公司党委书记的他,自从退休后,就没有在群众面前抬起过头。因为所在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加上单位早已破产,平时群众有难事,张玉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毫无办法,“就连装个灯泡、修个水龙头都找不到人。”
现在好了,小区归了社区管,楼栋配上了双楼长,群众的事情有人帮,老张的心也一下敞亮了许多。“我现在也是我们楼栋的楼长了。”张玉禄说,前段时间,他反映孩子上学难问题。银河社区通过多方协调努力,最终实现所有驻地单位宿舍孩子就近入学,这让他格外开心。
“楼长处理的事情看起来鸡毛蒜皮,但在当事人的眼里,这些小事就是影响他们生活甚至工作的大事。把这些小事处理好了,邻里就和谐了,社区就安宁了。”在新汶街道长安社区党委书记陈建清看来,“双楼长”机制的实施,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长安社区位于新汶街道,有133栋楼,大部分为企业今年新移交给地方的,对辖区情况不熟成为摆在社区党委面前一道难题。“多亏了楼长们,挨家挨户敲门我们才能将住户信息基本摸清。”陈建清说道,居民楼长在所在楼栋居住,“双报到”楼长还经常入户走访,能及时了解到居民邻里的一些情况,在收集民情、发送通知、处理纠纷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可以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把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楼长不仅要沉得下,还得调得动。来自第八网格指挥部办公室的石义刚告诉记者,平时在没有统一行动时,他就统一调配网格内的所有楼长搞集中攻坚。“前段时间,我们对向阳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从12个小网格里抽调了23个人,不仅帮它施划了停车位,市场环境卫生也有了显著改善。”石义刚说。
如今,所有力量汇聚基层,让社区服务有了大提升。今年,新泰在社区先后开展了卫生保洁、消防安全、飞线治理、液化石油气等六大治理行动。累计畅通消防通道94条,整治飞线32千米,设置充电桩1254个,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更实 三级网格覆盖千家万户
“我们‘双报到’楼长基本全是党员。在开展‘扫楼敲门’行动、入户联系居民、协调邻里纠纷时,通过亮身份及模范带头作用,让居民真切体会到‘党就在身边’,也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中来。”梁秀是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也是福田花园北区“双报到”楼长。
今年以来,她带着局里精心选配的 14位同事,到包保社区对接,充分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开展“扫楼敲门”行动,每进一户都主动亮明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身份,现场解答居民关于缴纳社保、医保等方面的疑问,助力社区疫苗接种、创城复审、国家反诈APP安装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楼长通过与居民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各方面的问题,接受群众的建议和投诉,第一时间反馈给小区网格长,如果遇到暂时不能解决的,就上报网格党小组和社区党支部,实现问题及时发现、诉求及时上传、问题有效解决。”清华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君认为,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小区、楼栋、单元,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网格内全覆盖。
新泰市以创建全省中小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为契机,对原有城市网格进行优化,共划分13个区域网格、85个行政网格和495个基础网格,形成网格治理的三级架构。同时,根据所辖区域属性、管理要素等,将网格细化为混合居住区、商圈商贸区等六种网格类型,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网格分级处置、公开公示、协调联动3项工作机制以及事件办理、教育培训、分析研判3项工作制度,为推行“双楼长”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原来商贸商圈、行政事业单位都跟居民区划在一块管,由于管辖区域过大,网格员根本管不过来。”李伟说,“这次我们严格按照150户-300户的标准,划分网格,更精细、无盲区,真正覆盖了千家万户。”
“借助‘双楼长’机制的实施,我们把党的全面领导切实落实到了城市基层。”新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田军介绍,为增强了服务针对性,当地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扫楼敲门”行动的通知》,要求围绕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维稳、配套基础设施、发现典型等关键工作,“双楼长”在各自包保楼栋逐户走访群众,心交心拉家常、面对面听民声,真正搭建起机关单位、社区和居民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截至目前,全市参与“扫楼敲门”行动累计1.2万余人次,摸排92167户,共收集群众反映的供暖温度不满意、小区基础设施维护等问题8356条,全部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研判,分级建立整治工作台账。(赵洁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