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通讯员 纪宗玉 李炜月 泰安报道
初冬的肥城市桃园镇,不止有粮满仓、桃飘香,更迎来了一批批活力满满的研学团队。近日,各类研学团队将课堂“搬”进桃园里,展开了一场融合文化溯源、科学种植与产业实践的深度研学之旅。学生们化身文化侦探、田园科学家和手作达人,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边玩边学,亲身解锁知识与趣味并存的成长体验。


文化开篇,从千年传说到现代科技。研学之旅在桃都果业研学基地广场正式启程。随着导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带着好奇踏上探索之路。主干道两侧的展板宛如一条“时光隧道”,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从肥城佛桃的美丽传说,到现代桃文化的创新故事,学生们沉浸其中,完成了对桃文化的初步认知。


走在传统肥桃栽植区,整齐的桃树展示了悠久的栽培智慧。而在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里,学生们实地观摩,对比着露天种植与设施农业的差异。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将课本上抽象的“智慧农业”概念转化为直观认知。“没想到种桃也蕴含着这么多科技!”一名学生的由衷赞叹,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
团队协作,桃林挑战赛凝聚青春力量。作为活动的高潮,桃林团队挑战赛备受期待。各小组成员穿梭于秋意盎然的桃林中,接连完成“极速60秒”、“呼吸的力量”等趣味任务。计时器滴答作响,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人眼疾手快寻找线索,有人头脑风暴破解谜题,还有人运筹帷幄负责指挥,团队默契在协作中迅速升温。这场融合了团队建设与自然教育的户外课堂,让学子们在奔跑与欢笑中,深刻感受了桃林生态的独特魅力。

手作体验,匠心传承浸润年轻心田。研学的乐趣不止于观看与聆听,更在于亲手创造。在创意手工区,工艺导师指导学生将一块块朴素的桃木原料,耐心打磨成圆润可爱的桃珠。从粗磨到细抛,每一步都考验着专注与耐心。“真没想到,一颗小珠子背后有这么多工序,工匠精神太令人佩服了!”高一学生张明在体验后感慨道。
一旁的桃叶书签制作区同样气氛热烈,学生们认真挑选叶片、清洁、压平、塑封,将一片片普通的桃叶变为独一无二的秋日纪念。“我要把这片书签夹进日记本,记住今天的美好!”学生李静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据研学基地导师李鹿阳介绍,桃珠手串和桃叶书签等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多角度、沉浸式了解肥桃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肥桃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桃木工艺,正通过这样的体验,悄然走进年轻一代的心里。
今年以来,桃园镇持续推进产、学、研、游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桃都果业基地、黑牛山旅游度假区等特色研学平台。其中,黑牛山景区凭借其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高校艺术院系前来开展写生研学,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美育资源。如今,这股研学热潮已延伸至更广领域。在晒书城大成书院,学生们体验“国学讲堂”“经典诵读”等儒家文化;在桃子姑娘农场,体验农场采摘与电商运营,为特色农产品设计方案。这种“把课堂搬进山水,将知识融入实践”的模式,不仅为各类研学团队打开了全新的成长视野,更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
研学产业如同一条纽带,将全镇的生态、文化与农业资源串联成链,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已接待研学人员超三万余人次,直接带动周边餐饮及农产品销售大幅增长。“研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桃园镇乡村振兴绘就一幅生机勃勃、动能澎湃的崭新画卷。
速豹新闻网·泰安频道热线:0538-848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