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泰安城乡融合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2025-10-27 13:34:0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泰安报道

"以前住在村里道路坑洼,生活不便利,现在好了,搬进电梯新房,水、电、暖、气齐全,小区周边幼儿园、超市也都一应俱全,孩子上学、我们日常生活都特别方便!这生活品质,真是提升了一大截!"在泰山区蚕子峪片区回迁小区,居民范克然笑着对记者说。近日,记者随泰安市城乡融合发展集中采访团深入多个项目现场,感受这座城市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生动实践。

"被动式住宅"里的舒适体验

"这是我们项目采用的3玻2腔Low-E玻璃,隔热隔音效果比传统窗户提升了一倍以上。"在观山悦湖·福邸项目展示中心,工程师向记者演示着被动式建筑的五大科技系统。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优良状态,特别适合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

前来参观的市民王先生感叹:"以前总觉得节能建筑是个概念,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原来房子可以既节能又舒适,从长远看能省下不少能源费用。"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古村实现美丽蝶变

走进有600多年历史的肥城五埠村,石头巷、伙大门、古院落静静矗立。这个曾面临"空心化"的传统村落,如今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去年春节期间更是吸引了16.5万人次游客前来体验地道年味,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增收致富的双赢。

村子坚持"修旧如旧",用传统技艺修复200多套石头民居,留住"山东第一石头村"的风貌。更通过引入"新村民"、打造非遗工坊、建设伙大院等创新举措,让古村焕发新生。村民依托修缮后的古宅开设摊位,户均年增收超万元,实现了从"保起来"到"活起来"的转变。

如今,五埠村已从贫穷落后的"空心村"蜕变为产业夯实的文旅特色村,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

“一镇一品”激活小城镇,满庄镇产城融合树样板

泰安市以“一镇一品”个性化发展战略,在全市6个省级试点镇全面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岱岳区满庄镇作为建设样板,通过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等举措,聚力打造产城融合“卫星镇”示范样本。

2025年,该镇华能热电联产等12个项目加快建设,玻纤年产1400吨低介电玻璃等10个项目顺利投产,产业势头强劲。同时,满庄镇建成玖棠福隆街商业综合体,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又推动小城镇功能提升;通过污水处理厂升级、游乐设施改造等工程,生态宜居水平和旅游吸引力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产业兴镇、环境惠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暖心工程”齐发力,筑牢民生保障网

在龙潭路西灵芝小区,始建于1997年的老旧燃气管网正迎来全面升级。据泰安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燃气科副科长刘庆欣介绍,泰安市于2025年全面推进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作,对城区内98公里存在安全隐患的管道进行系统性升级此次改造采用更耐腐蚀的聚乙烯管和环氧涂覆无缝钢管,通过“一区一策”精准施工,并实施“分时作业+三清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扰民。与此同时,蚕子峪片区城中村改造已顺利完成344户回迁安置,新建22栋回迁楼、654套安置房,并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和健身公园,让村民享受到城市级服务保障。

今冬,备受关注的“莱热入泰”长输供热工程将正式投运。这条跨越济南莱芜至泰安、全长51公里的供热“大动脉”,可满足25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不仅补齐泰城热源短板,更以清洁工业余热利用推动“济泰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市民温暖过冬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住宅品质革命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泰安市大力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目前全市已有9个项目纳入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预计年底将投放约1000套高品质住宅。

作为首批高品质住宅项目,"泰山人家"以"一山一水一人家"为规划理念,打造低密度宜居社区。项目创新设计39余种户型,90%以上实现"户户有花园",并配备恒温泳池、社区食堂、城市书房等3500平方米度假酒店式配套。通过CL建筑体系、四玻三腔LOW-E玻璃等先进工艺,确保建筑品质与居住舒适度,真正实现"把房子建在公园里"的美好愿景,并通过"泰山管家"提供全链条服务,真正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品质跨越。

建安企业的"出海记" 

泰安市建筑业呈现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2025年前三季度总产值达941.4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安装工程产值占比近半,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支撑。

企业"走出去"步伐坚定,市场外向度高达50.3%。泰建集团在阿尔及利亚、沙特等国家在建项目达14个,其承建的索道工程占据全国75%市场份额,成为行业标杆。肥城市建设建安总部经济区,集聚122家优质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兴润建设集团设立60个驻外分公司,年完成海外施工产值20亿元,"中国建造"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随着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实现泰安特级资质"零突破",全市一级以上资质企业增至127家,建筑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加速转型,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污水变清流,泰安建制镇治理惠民生

创新建制镇污水治理模式,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目前泰安市51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日处理能力达3.93万吨,处理率提升至79%,惠及数十万乡镇居民。

在新泰市羊流镇,采用先进A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000吨,出水水质达到最高标准,直接排入柴汶河。通过延伸管网128公里,接入268家单位,实现了镇区污水收集全覆盖。曾经直排的生活污水,如今经过格栅、生化处理、消毒等多道工序,变成了清澈达标的“放心水”。

从绿色节能的现代住宅,到古韵新生的传统村落;从惠及千家万户的基础设施,到走向世界的泰安建造,泰安市正以住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泰安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民生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让更多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速豹新闻网·泰安频道热线:0538-8485110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