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泰山区创新“1+2+N”培养机制 打造非遗人才集聚新高地

2024-08-08 16:59:0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通讯员 陈旭妍 马静

泰山区位于“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1项国家级、4项省级、53项市级、149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传承闪耀。近年来,泰山区创新“1+2+N”非遗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名家领航、双向赋能、多点发力,打造“守艺—传艺—创艺”全链条培育体系,形成以非遗人才振兴赋能非遗传承发展的“泰山模式”。

名家领航,在“守艺”中守望文化乡愁

泰山区共有代表性传承人53名,他们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为实现对非遗项目和非遗人才“同普查、同挖掘、同支持、同保护”,不断加强四级非遗传承体系和传习活动阵地建设,成立泰山木雕、泰山剪纸等特色非遗工作室,打造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4家、非遗传习所8处、非遗工坊5处,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真正让“守艺人”过得好、没担忧,让“老手艺”活起来、传下去。

泰山皮影戏是世界级非遗、首批国家级非遗,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一辈子活跃在皮影舞台,带着泰山皮影走过了全球23个国家。第八代传承人——“95后”的朱玉馨,6岁开始跟随外公范正安学习皮影戏,她把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融入皮影表演,将泰山皮影和泰山旅游产业结合、进行商业运营。如今,朱玉馨正以年轻的模样,演绎着最美的皮影传说。

双向赋能,在“传艺”中传承文化基因

泰山区创新“非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专业人才。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研发非遗校本课程,聘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打造了山东省玉雕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立项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荣获省市级奖项10余项,2023年被授予泰安市首批“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泰山科技学院成立非遗研究中心,打造“手作泰科工坊”,开展“校园手艺人计划”,组织传习活动100余次,覆盖全校1.2万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院非遗展览馆建成开馆,以“一天、一年、一生、一山”为主题,集中展示本地非遗项目、校园手艺人创作,在非遗人才培养、推动保护传承上走出了创新实践之路。

多点发力,在“创艺”中创新文化发展

泰山区以“非遗+”跨界发展为突破口,在乡村振兴、文创开发等领域多点发力,加强产才联动,推动非遗技艺向非遗产业转化,带动传承人增收致富。

泰山煎饼村——徂徕镇南黄崖村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健全煎饼供销产业链,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开展助农直播,实现泰山煎饼文化推广和促进村民增收的“双赢”。

聚焦文创产业发展,泰山区加大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开发了一批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泰山之魅·非遗传承》系列动画片入选全省对外交流与合作资料库项目;泰安遇石记生肖挂件获评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泰山玉非遗传承人、遇石记公司总经理师秀娜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青年产业人才”。

泰山区还注重加强非遗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在刚刚落幕的山东省非遗讲解员大赛泰安市选拔赛中,泰山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小刚、泰山香艺传承人吴秀欣分别荣获一、二等奖,被评为“泰安非遗代言人”。

薪火相传,赓续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让无数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被时代所看到、所接受、所喜爱、所传播,为中华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