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书锐 通讯员 赵洁 杨民伟
眼下,在位于新泰市放城镇的3500亩有机榛子产业园里,漫山遍野的榛树整齐排列、郁郁葱葱,一颗颗又大又圆的榛子挂满枝头、饱满诱人、压枝欲坠,榛农们穿梭其间,不停采摘,绿水青山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现在经过测产,鲜果每亩能达到1500斤,咱们的果子比主产地东北提前半个月上市,所以价格能达到8块一斤,纯收益每亩能达到1万元左右。”谈及收益,山东省至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982年,在青岛警备区当了8年兵的田军退伍回家,在放城镇镇兽医站上班。工作过程中,他发现畜禽产品有极大市场空间,便辞职从事畜禽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田军又注册成立劳务公司,主要在两广、云贵和福州等地承揽维修高铁业务。
2018年,在家乡鼓励新泰籍客商回家创业政策的感召下,63岁的田军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回到家乡选择二次创业,成为一名“新农人”。
“一开始想种日本大萝卜,然后晒萝卜丝出口。当时东店子村正好有400亩扶贫地无人承包,我就流转过来了。”有了地后,田军发现流转的土地都是丘陵地,土质瘠薄,也无水浇条件,根本不适合种植萝卜。后来,经多方考察,他发现榛子管理简单,榛果耐储存,经济效益也突出,于是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榛子。
“搭台唱戏,台子是搭起来了,但要唱好这出戏却绝非易事。”说起创业之难,田军这个山东大汉直摇头。放城镇地处丘陵,要想栽树,先得通过深挖树穴解决土地贫瘠的问题,仅仅这一项,老田就开支了100余万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老田就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这让老田心里没了底。恰好此时,当地政府帮助他申请的130多万政策扶持基金犹如雪中送炭,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我曾经是军人,军人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树种下了,如何管理成了难题。困难越大,越是把田军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给激了起来。他一方面自己通过在网上学习、走出去学习,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管理榛子的经验,一方面聘请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王贵禧做园区顾问,进行苗木繁育、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
榛子扎下根,绿了荒山,富了乡亲。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的榛子园已初具规模。目前,园区共栽种榛子面积3500多亩、39万多株,不仅盘活了周边6个村的土地资源,还辐射带动附近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对此,放城镇三小庄村村民杨富全感触颇深,“以前,俺家2亩多地也就是种点花生地瓜、一年下来挣不着几个钱。现在流转给园区后,俺在这里打工,一天干8个小时,工资100多块钱。”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田军还还探索开展榛子深加工和乡村旅游,每到榛子成熟上市的季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来此体验采摘和丰收的乐趣。记者在园区见到市民葛连华时,他正带着孩子穿梭在榛子林里忙着采摘,“这不,孩子正好放暑假,带孩子出来玩,听说这边的榛子熟了,过来带孩子体验一下田园风光,也让孩子体验一下农民的辛苦。”
在规模发展榛子园的同时,田军正向榛子种植、榛子深加工以及旅游业三产融合发展迈进,并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下一步,园区在一产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在5年内发展到1万亩,二产上新建一处日加工能力30吨、占地4000余平的榛子加工厂,做深做细榛子油、榛子食品等深加工,三产上大力发展发展农家乐、赏花游、采摘游等旅游产业,形成以有机榛子为主导、林下中药材为补充、休闲康养为拓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综合体。园区总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加工榛子可达1.5万吨,销售收入2.6亿元,税收2000万元,可带动就业1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