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泰安市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风采颂丨祝阳镇乡村振兴带头人:吴光华

2022-08-02 16:31: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涛

2001年,18岁的吴光华应征入伍,九年的军营生活练就了他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使他快速成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多次受到部队嘉奖。2009年光荣退役后,吴光华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自谋出路,先后做过餐饮、酒水代理、农产品收购、出口贸易等行业,收入可观,但作为农村里走出的孩子 ,他总觉得一个人富了不光荣,返乡创业的念头一直在他的心里“蠢蠢欲动”。

2016年,经过深思熟虑,吴光华瞄准了技术难度不大、利润可观的养殖业作为返乡创业的突破口。说干就干,吴光华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的岱岳区祝阳镇南张村作为养殖基地,流转了200亩土地,跑手续、做规划、搞建设、考察、学习,样样亲力亲为。吴光华和朋友去北京的一个奶牛场考察,发现许多公牛犊在出生后会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售,犊牛育肥后市场价值相当可观,吴光华抓住商机,购买了30头牛犊,开启了养牛致富之路 。

 

 

养牛初期,因为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养殖效果并不理想。不服输的吴光华并没有因此放弃,积极学习别人的养牛经验,还特地到山东农业动物医学专业聘请教授,对牛犊饲养、快速育肥、肉牛防疫等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但是想要发展,30头牛太少了,他决定通过中短期养殖销售的方式,灵活周转资金,扩大存栏、出栏量,慢慢地,养牛场走向了正轨。

虽然自己的事业有了点小小的成功,吴光华的心里还惦记着父老乡亲,他要带动周边的群众,带领那些想创业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劳动能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打开致富之路。吴光华聘用了周边村民来养殖场干活,这样村民既可以挣点“闲钱”,离家近的优势还可以让他们顾家,省去村民的后顾之忧,周边许多中老年村民纷纷到合作社来“上班”。 

为了带动周边的村民养殖,他采取“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通过合同方式与养殖户建立紧密的供销关系,把优良品种的肉牛让其饲养,并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制定免疫程序,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经济、技术支持,实现养殖利益最大化。合作社的良好运营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解决了发展资金等问题。

 

 

随着养牛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喂牛所需玉米 、秸秆需求逐渐增大,周边村里的这些原料也就不愁销路了。以前一到秋收春种的时候,很多村民把秸秆一把火烧了,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现在小麦玉米还不到丰收,秸秆就已经被合作社订购了。

养殖场的牛多了,牛粪也是堆积如山,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异味、污染水源等问题,但是处理得当了,牛粪也能“变废为宝”。为了处理这些“宝贝”,吴光华没少费心思,买了清粪车,建设了储粪棚,请教专家,不断试验,把牛粪、秸秆、发酵菌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堆肥发酵,经过发酵后牛粪摇身一变成了上好的有机肥。吴光华先在自己流转的土地上试验,用了牛粪做的有机肥,小麦、玉米长势喜人,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形成了一条种养结合的有机循环农业链。

如今已是吴光华发展肉牛养殖的第六个年头,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吴光华规划了生产养殖占地200余亩,青贮池及养殖大棚、堆粪池、兽医防疫等设施全部按规模化养殖场要求建设到位,青贮收割机、运料车、粉碎机、粪污处理等机械设备全部配套到位,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玉米、小麦,秸秆喂牛,牛粪发酵后还田,小小的养殖场也变成了集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合作社。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吴光华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时刻保持一名军人本色,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