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山东手造•礼遇泰安〗独创“无焊接立体围边”之东原金工字画

2022-05-09 14:54:2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尹燕勇

为了更好地挖掘、抢救民间艺术,早在2006年,笔者曾与时任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郭云策去东平街道大陈庄(原董庄)村寻找过一位民间艺人,他就是东原金工字画(俗称“铁皮字”)第四代传承人孙传珍。当时文联没有车,更没有导航,我骑着自己的山东轻骑集团生产的90-A摩托车,带着郭部长一路打听、一路颠簸、转弯抹角、爬坡过坎、在一个山庄的西山坡上找到了孙传珍老师的家。

孙传珍的作品

果然高手在民间,孙老师高高的个子,瘦瘦的,但精神矍铄。只见他的堂屋里,条几上、窗台上、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种种根雕,有成品、有半成品,还有从山上刨了一星期刚刚运回来树疙瘩---“雄鹰”,由于年龄与阅历的缘故,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位乡村艺人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孙传珍老师做的一件手举金箍棒的根雕孙悟空,十分逼真形象;另一个就是一个康熙体的大大的福字,惟妙惟肖,竟然是用铁皮字做的;惊叹之余,深深地感受到孙传珍老师,谈起铁皮字无比自豪的喜悦,到时过境迁、无人问津、苦无传人的遗憾。

孙传珍的作品

乘着全省弘扬传承山东手造的东风,笔者再次走进东原金工字画锻制技艺的历史文脉里。金工字画锻制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特殊门类,承袭于万古千秋的铜、铁匠技艺,也是金属工艺美术独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由始至今,金工字画已有上千年历史,从无到有,到兴盛,再至衰退,都留存各个时代背景下的迁化史迹。

东原金工字画锻制技艺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孙氏铁匠孙西宫受知“铁画”技艺濡染,孜矻研索、经年攻习金工字画锻制技艺,并砥砺精进成为第一代创始人。后经第二代传承人孙红阁(民国初年);第三代传承人孙庆常(民国年间);第四代传承人孙传珍(1947年生人,现为东平街道大陈庄村人),在科技迭进与工业智能的影响下,民间手工艺行业日渐式微,“传承难”、“收徒难”,成为绝大多数非遗传承人面对的困局,孙氏金工字画锻制技艺家族传承亦面临断代危机。

此时孙传珍与时俱进、毅然决然地打破各种“祖传”“祖规”,2010年大胆地将此绝技传承给具有天赋、心灵手巧、亦有表亲关系的第五代传承人王成(承)恩,在师傅的指导下,王成恩这位1975年毕业的高中生、高才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使之发扬光大,再现勃勃生机,出现了孙氏王氏师徒共同延续的良好局面。

王成恩在民间艺术大展作品前留影

寻根史迹,早在数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古匠人依其用途、性能差异,配置铜、锡比例,锻铸不同应用形态的金属器具,并被载入《周礼·考工记》。

铁画,又叫“铁花”,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铁画汲取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并融汇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以锤为笔,以铁代墨,经构思、裁、锻打、抛光、漆蜡、装裱等工序匠作相成。清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并被广泛流传,被称作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王成恩作品

清代金石家朱文藻在《题铁画》一诗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乍看似墨泼素绢,山水人物皆空嵌。风飘秀色动兰竹,雪催老杆撑松杉。华轩逼人有寒气,盛暑亦欲添衣裳。最宜桦烛晓风夜,千枝万蕊发翠岩。元明旧迹共谛视,转觉暗淡精神减。”他认为元明时代丹青高手之画与铁画相比也黯然失色。清代诗人梁同书亦称铁画“无不入妙”、“世罕见之”,并作《铁画歌》云:“谁叫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钧巢笔。……彩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

王成恩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铁、铜开始用于广告标牌并逐渐盛行,随市场需求迭升,先进的工艺技术逐渐替代手工制作。为虔敬先辈智慧成果,第四代传承人孙传珍潜心研习纯“无焊接立体围边”技艺,独领先进机械与科学技术难以复刻的“浑然之魅”,被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乡间秀才”、“扎根大山的艺术家”。

王成恩作品

第五代传承人王成恩入徒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加之自己的悟性与禀赋,师徒二人持续探索创新,利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工具金工剪、金工锤(方、圆)、缩放尺、描线笔、砧子、子、拐砧、金工锉(方、圆、半圆、扁)、塑形器。融汇剪纸、木刻、砖雕等表现技法,汲取书法与绘画的笔意和章法,通过裁切、锻打、凿、锉、磨等技法综合呈现传统书画的神韵,亦特具立体层次感,画面明暗对比鲜明,极富立体感,且耐久性极强,在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成恩作品

而今,王成恩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在东平县城四海城利用自家院落注册成立了“恩承艺术馆”,并发起成立了“东原匠人俱乐部”,成为周围十里八乡民间艺人的交流创作基地,成为大家农闲时节,切磋技艺、教学相长的艺术殿堂。笔者在采访的同时,还意外地发现,王成恩的二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待思文创工作室”,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会不会成为第六代传承人?在传承弘扬东原金工字画锻制技艺的路子上展现新作为呢?毕竟让笔者看到了艺术之路在向上向高延伸的曙光。

承恩艺术馆

王成恩作品

王成恩作品

王成恩作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