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泰安频道>内容详情

「山东手造·东平好品」走进西泠天津印社社员赵庆国

2022-04-09 11:10: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尹燕勇

对于很多的传统家庭来说,三十晚上看春晚,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年的春晚,又总有那么几个最火的节目,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了,故事穿越时空,有青绿、王希孟,还有展卷人、篆刻人、织绢人等角色。优美的舞姿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只此青绿》致敬了每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跨越千年,对话篆刻艺术,花青色服饰点缀印泥红、彰显中国印的稳健与笃定。

篆刻是一门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传统精湛艺术,是书法与镌刻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一项附于书法和国画的小众视觉艺术,是汉字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之国粹。金石篆刻文化始于符号刻画,发展至商周时期甲骨文,后来秦汉印章到达顶峰,降至明清百家争鸣,流派印称雄印坛,距今数千年而仍未衰落。

赵庆国生活照

在东平,也有一位篆刻人,名叫赵庆国,字邦达,号润厂,别署腴墨斋。1970年生,老湖镇人。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天津古文化街以篆刻维生达十余年之久,得到津门篆刻名家顾志新、梁旭华称道,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现为天津印社社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虽然与赵庆国因工作相识多年,但真要详细描述其人其艺,还需深入采访。疫情肆虐,却又不能成行,只好线上采访以补充平时了解之不足。

交流即学习。他说“拈笔古心生篆刻”。学印和学书一样,必须经过临摹阶段,而临摹是最艰苦的。此道中人,冷暑甘苦自知。诗人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对赵庆国来说,书就如他的老师,他的治印之道全赖书授之。他习印是从流派印临摹入手的。最初从杂志上看到黄牧甫的几方印拓,觉得好玩,便寻来石头和刻刀模仿了起来,费尽心力刻成后感觉差距太大,磨去重刻,感觉还是不好,一次、二次、三次……谁知越来越觉得有意思,一发不可收拾,一有空他就躲进室内落墨驱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刻印稍有模样。伴随知识面的拓展,始知“无汉印不大师”。汉印是基础、是典范,不深入秦汉便不懂篆刻。篆刻由秦汉印入手是“正路”,谓之“正入”,所以历代印人奉秦汉印为正宗。“印中求印”可以正手脚、知规矩、晓布白。数百年间的印坛,何震、丁敬、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这些前辈大师,虽面目各异,但无一不浸淫秦汉汲取精华;无一不是在汉印规范之中寻求变化,同出一宗而门户自立。于是他又向汉印进军。

据说有人临摹汉印数千方之多,他非常惭愧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恒心,只是侧重于“读”,以“读”来领悟汉印的高古气息乃至先民的创造精神。秦汉为本,明清为用。“不为古人奴”,不解脱汉印模式又难入创作,在株守汉印的同时,他对明清诸家又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探究,最后聚焦于黟(yī)山黄牧甫确立了印风坐标,在笃守黄牧甫的同时对黟山派诸家印作进行了研习。“不受师貌囿”,谨守传统法度,遵循“印外求印”的篆刻理念,上追甲金石,旁及陶瓦砖,探求金石文味,感悟黟山派篆刻所独有的外板内灵、貌新意古、形外生神的艺术风味。

章学成《章式遗书》云:“读书如不及时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不让有用的知识逃走,他捃摭(jùn zhí采集的意思)群言做笔记,至今集录印学精言3000多条,累计14万余字,并名之为《篆刻捃拾》。

由于鬻(yù)印的缘故,一方小小的石章,一把小小的刻刀,是他手中的全部工具。在天津这样的大都市,古文化街生活节奏快,游客要的是又快又好,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手一触石,便知硬度,用力几何。按照自己脑中的构想,不用印稿,手随心动,伴随着微妙的石裂声,十几分钟,一方印章便可交付旅客之手。天津大河吟社社长、诗词名家赵连珠先生曾为其篆刻题诗"鬻印生涯三界中,尘心不与世人同。割云镂月瑶池梦,握石操刀两腋风。”

 
 
 

如今,由于顾家,不得不回到山东老家。他说为艺苦乐,冷暖自知。丰富艰苦的人生经历,让赵庆国多了一些沧桑与从容,这也体现在篆刻之上,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既敢于突破成规,又不失法度。其篆刻上溯秦汉,近取明清,致力于黟山派诸家,旁参镜币、砖瓦、碑额、诏版等文字入印,追求方中寓圆,俊挺、简洁、清通之美,得业内人士好评。多件篆刻作品及书法作品被文博单位和爱好者收藏,个人艺术传略入载多部大型辞书。

“守艺难,守艺苦,守艺乐,亦自知。艺无止境,斯道漫漫。我虽愚钝,但深知功不唐捐,将努力而为之。”赵庆国意犹未尽地笑着说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